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我成了富一代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佬齐至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佬齐至

业。

    哪还不明白,这是哪位大佬。

    “你是张如京博士吧,久仰大名了~~”

    他立刻递上了教案,让出了ppt的控制权限。

    然后对所有同学介绍道:“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见到了久负盛名的张如京博士,张博士还是我课件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有幸对张博士的传奇经历做了一个搜集……”

    通过席朝阳的介绍,大家才知道。

    这个牛逼无比的张如京博士,是在湾湾长大。

    其父开始在兵工厂工作,后升任一所冶金厂厂长。

    用我们今天常用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理工男。

    或许是受到父亲影响,张如京的学生生涯也几乎全部和理工相关。

    毕业于湾湾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之后。

    张如京进入美国德州仪器,一干就是二十年。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

    也是在德州仪器,张如京和他一生的对手,台积电的张中谋,第一次产生了交集。

    当时张如京进入了德州仪器的核心部门时,张中谋已经是消费事业部的资深副总裁。

    由于所在部门不同,两者虽有上下级之名,但无上下级之实。

    二张的第一次交集就在波澜不惊中度过。

    张中谋在1987年回到台湾创立台积电,而张如京在德州仪器,羽翼也渐渐丰满。张如京后来被誉为德州仪器的建厂狂人,其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先后在美国、新加坡、东洋、湾湾等地建造并管理近20座芯片工厂,积累了丰富的芯片厂建厂及管理经验。

    1997年,张如京在德州仪器提前退休。

    说是退休,其实张如京的个人事业及梦想才刚刚开始。

    经过短暂的无锡之行后,张如京回到湾湾,建立世大半导体。

    由于有台积电珠玉在先,张如京的创业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张如京凭借其在德州仪器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雄厚的产业圈人脉,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做到了盈利。

    由于张如京父亲对祖国大陆始终念念不忘,在张如京成为德州仪器的建厂狂人之后,父亲始终在耳边叨唠不断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去大陆建厂?”

    因此,在世大半导体逐渐走向正轨之后,张如京就开始规划去大陆建厂的计划。在他的规划中,世大的三到十厂,将全部落在大陆。

    然而事与愿违,蒸蒸日上的世大半导体逐渐让龙头台积电感到了警惕。

    在产业内打不倒你,那就收购你。世大的大股东与台积电秘密协商,在今年1月将公司作价50亿美金卖给了台积电。

    也因此,张如京第二次成为了张中谋的下属。

    不过这个下属也只当了几天而已。

    张如京在得悉此事后,毅然从世大离职。

    他要继续完成对父亲的承诺。

    不久,张如京带着靠其个人人格魅力网罗的300多人的芯片团队,以及全部家眷,离开台湾,来到了中海张江。

    当时的华国芯片行业,依然在为上个世纪产业经验严重不足而犯下的一系列政策错误埋单。

    几乎所有的芯片公司都在盈亏边缘苦苦挣扎,也因此吸引不到全球第一流的芯片人才,管理技术都严重落后。

    张如京的到来,无疑是一阵清风。

    在中海,他们受到了时任市领导的热情接待,带他们来到遍布农田的浦东腹地,向张如京展示了中海为他们规划建厂的大片土地。

    这个时候,张江还是一片农田。

    就在完全不受关注的情况下,华国第一座现代化的芯片工厂——中芯国际,既将拔地而起。张如京也全不负其建厂狂人的盛名。

    虽然在华国这个芯片荒漠建厂,有着大量在湾湾、美国想象不到的困难,例如各种各样的技术禁运,技术壁垒。

    但是张如京凭借其在业内浸淫二十多年的人脉,能将所有困难系数摆平。

    ……

    听到席教授对张博士的介绍。

    所有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

    纷纷大赞:

    “张博士是真大佬~~”

    “大佬收下我的膝盖,我给跪了。”

    “难怪学校领导亲自作陪~~”、

    “我将来能有大佬的百分之一成就,我都满足了。”

    “听到了吗?名校博士毕业,国际大公司高管经历,自主创业,资产上亿,而且……”

    陈红国叹道:“张博士不但有才,还有钱,不但有钱,还爱国~~”

    李春波悄悄下台后,吐了吐舌头道:“张愽士从此就是我的偶像,我发誓,不着急找女朋友了,不对,我再也不沉迷女色了,我要好好找份工作,为祖国做贡献!”

    他碰了碰韦春良的手臂,“韦哥你毕业后找什么工作?”

    韦春良在一旁敬佩道:“做人当如张愽士。我决定了,毕业就回去继续承父亲的几家公司。公司如果能跟张博士合作的话,我就满足了。”

    李春波:“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