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立宋 > 第七十四章 酒桌上的词

第七十四章 酒桌上的词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陈禹就会变着法子的推脱,姐姐陈莹一边配合,糊弄过去也就是了,今日却一反常态,陈禹居然信心十足的去跟一帮学子拼文笔,太过耸人听闻。

    宗胜仙凑过脑袋来,在陈莹耳边悄悄的道:“二郎今天怎么了?胆子这么大,你给他写了草稿?”

    陈莹摇摇头,知道宗师道关心弟弟学业,但不知道他会在酒席上弄这一出,哪里会提前写好草稿给陈禹带着。

    看来等下弟弟要出糗了,陈莹暗叹一声,陈家也是一方知州,在这里太过丢脸,终究是不好的,她心里已经在酝酿,遣词酌句,准备等下弟弟写出一篇前言不压后韵的词作之后,自己去弥补一下,救回场子。

    宗师道发了话,宗胜仙自然不敢拦着,同样唯有焦急忐忑的看着坐在一众年轻人当中挥舞毛笔的陈禹,替他捏把汗。

    而桌子另一端,等待稿子递上来的空隙里,宗师道与周朗在说着话儿,宗师道喝口茶,道:“周先生辞仕多年,士林中久不闻大名,为何今日到此,求在学院中某一个训导职位?宗某百思不得其解啊,须知先生大才,就算当个院长也绰绰有余,训导之职,太过……”

    听他沉吟,不说出后面的话,周朗心知他想说什么,淡然一笑,道:“知州大人过奖,周朗垂垂老朽,哪里当得院长重任,今日相求,不过是想到书院中,继续教导一个不成才的学生。”

    “哦?”宗师道好奇起来,追问:“哪里的神童学生,能让先生屈尊县学?是合州人氏吗?”

    周朗摸摸下颚的白胡子,想一想才说道:“正是本县人,要说神童,此子当不起,要说愚钝,却挺适合,个中缘故,一言难尽。”

    宗师道听他这么一说,越发的好奇起来,又是自己下辖的人,正想再问,却听那边众人喝彩起来,抬头一看,原来香已燃尽,一叠手稿收了上来。

    “来来来,诸位都来传阅,一起品鉴。”宗师道端坐椅中,笑着把手稿递给周夫子及几个州中大员,这些人起码都是举人,有资格评论。

    “谁也不许偏袒,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文会友,方显雅士本色。”有官员笑道,接过手稿去。

    “这里不错,诸位请听:白云红树绘清秋。这句不错!”

    “这边也有,栖鸦流水点秋光,此间萧瑟树几行。压题很好,非常难得。”

    很快的,几首不错的词作被点了出来,众人传阅,赞叹有加,作词的人顾盼生姿,得意洋洋又假装谦虚,不住的起身拱手,表示自己低调。

    宗师道和周夫子坐在上首,看着传阅的稿子,不住点头,合州文风鼎盛,当年周敦颐设立书院在这边奠定了习文的基础,这几十年来,出过不少举人进士,虽没有格外出头的人物,却在偏于一隅的蜀中独占鳌头。

    来的这些学子,大部分作品都还能入眼,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但也不错,拿去外面,也能应付场景,宗师道一篇篇的看去,一边点着头,一边随手递给旁人。

    直到他拿到一张稿纸为止。

    “嗯?这是……锦堂春?”宗师道掂着一张稿子,草草一看,眉毛就难得的动了动,有些出人意料的站起身来,高声道:“诸位稍安勿躁,且听这首。”

    众人向他看去,能让上过殿试的宗师道这般反应的,想必是今晚翘楚了。

    宗师道微微吸口气,一手按桌一手拿纸,双目凝视,朗声读来。

    “帘际一痕轻绿,墙阴几簇低花,夜来微雨西风软,无力任欹斜。”

    “仿佛个人睡起,晕红不著铅华,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栖鸦。”

    他声音高亢,读起来抑扬顿挫,即使站在院子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满厅的人静了下来,顿时无人说话。

    跟这首词比起来,刚才的那些仿佛巨人面前的常人,矮了一大截。

    初通文墨的人都听得出,这首词绝对可以拿到江南一带的文会上当作压轴之作。刚刚还左顾右盼的几个被夸奖的人,立刻的缩了回去。

    有人低声附和着吟诵,有人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更多的人在与旁边的人悄悄议论,大点其头。

    于是有人高声道:“大人,这是哪位俊杰的作品啊?”

    宗师道表情古怪起来,他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看看稿纸上的落款,然后抬头,犹豫中带着欣慰的宣布:“这是陈禹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