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绝色总裁爱上我 > 第591章 我女人们1更

第591章 我女人们1更

    欧阳佟,最近,我们台里要增补一名副台长,您一定知道吧?丁部长,那又怎么样?欧阳佟,两年前,我在副总编辑队伍里面,还属于中流。 那时您还在地市,没有上来,情况可能不是太了解。那次,广电系统领导班子大调整,提了一个副台长、一个频道总监、两个台长助理、三个频道副总监。结果排在我前面的三个副总编辑和排在我后面的两个副总编辑都上去了。丁部长哦了一声。欧阳佟接着,这次的情况,您肯定了解得很清楚了。不是我自吹自擂,论能力论资历论学历论忠诚论贡献,无论哪一项,在副总编辑中,我排第一。在台长助理中,也没有人能过我。这次增补副台长,您,如果不是我,能服众吗?丁部长,你想从政?以前从来没听你过呀。欧阳佟,我不是想从政,我是想为咱党的电视事业做更大的贡献。像我这种作风正派的人,不走上领导岗位,就会让杜崇光那种不学无术的政客人得志,将咱党伟大的电视事业搞得乌烟瘴气。

    丁部长,越越难听了。就你这张臭嘴,能当副台长?那不把整个电视台搞得乌烟瘴气?好了好了,不了,我知道这件事了。

    欧阳佟知道,这件事,部长放进心里去了。作为排在第一的副总编辑,只要部长提出让他增补副台长,杜崇光就算心里不乐意,也不会因为这点事和部长对着干。退而求其次,就算杜崇光敢逆龙鳞,从台长助理中提一位副台长,他增补台长助理,应该不存在问题。话到了这里,不能再往下了,往下就是画蛇添足。

    欧阳佟想趁此难得机会,将杨大元的事一。不过,杨大元的事,不好开门见山,得绕个圈子。

    、、习近平,,事变,事变,文化大革命

    欧阳佟,长,我听,您对这次日报的行改革,寄予了很大期望?

    丁应平是从市委书记调任宣传部长的,对于地市级宣传部的工作虽然很了解,但对于省委宣传部工作,基本属于外行。他还年轻,只有五十一岁,自然还想再进一步,所以大刀阔斧,希望干出一些政绩。不过,宣传部不属于开拓部而属于防火部,只要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政绩,丁应平这种在市委书记任上以雷厉风行著称的干将,打前锋是好手,打防守,确实有点为难他了。恰好,日报要搞行改革,将行权从邮局手里收回来,自办行公司。早在上世纪8年代,报纸的行改革就已经开始,二十多年过去,这种改革,先在晚报类开始,后来扩大到市级党报。省级党报的行改革,曾经也闹腾过一阵,但因为种种原因,几乎全部是失败纪录。在失败的废墟上,如果能够竖起一座成功的建筑,那是很符合丁应平这种前锋型性格的。

    丁应平对这个话题有浓厚兴趣,所以问欧阳佟,你怎么看?

    欧阳佟坦率地,我建议您别参与太深,吃力不讨好。

    丁应平,为什么?难道你觉得会失败?

    欧阳佟,不是我觉得会失败,而是肯定会失败。

    这话丁应平有点不愿听,道,你这个佟子,话太绝对了吧。你,为什么一定会失败?

    欧阳佟,这个决策没有问题。关于报刊行,我还是了解一点的。全国范围内,报刊行,只有一支队伍,一个平台。这就是邮局的行平台。可这个平台太老化太僵化,基本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套路。后来虽然搞了二渠道,但在这个领域,市场化改革既不深化也不成功,二渠道在书籍行领域,基本是春秋诸雄之间的军阀混战,而在报纸行领域,则基本只是终端平台的置换和重组,最多也只能算了游击队,更多的,甚至是游兵散勇。到了今,全国各大报刊,均建有自己的终端平台,那也只能算是半正规化的县大队或者区域纵队,没有一支堪称正规军,更没有一队经过严格训练正规化的特种部队。如果谁能够将这些县大队区域纵队收编,组成一个正规化兵团,谁就是未来报纸行的老大。市场的竞争,到底,是渠道的竞争,渠道是由平台对接而产生的,从这种意义上,谁能有效整合这些终端平台,谁就能成为未来报刊行界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