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三章 惩恶扬善留美名,诡秘之事谁可知

第三章 惩恶扬善留美名,诡秘之事谁可知

    01

    诗曰:

    繁华落幕终难在,舞榭歌台总是空。

    浪花淘尽英雄泪,谁堪千古共长存。

    骸尸白骨宿平等,何须自诩命不凡。

    莫如举殇共煮酒,醉卧云台逍遥游。

    腊月十三,津晓月。

    离春节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年味却已非常浓厚了。繁荣和喜庆包裹着洛阳城的大街巷,至于洛阳八景之一,最为繁华的市井———津晓月,自然是更加得热闹非凡。

    你若得了空,也不妨去走走。石桥街上,吃摊前的吆喝声;张灯结彩,卖春联、贴纸的杂货铺;远处传来三三两两的爆竹声;四角亭旁往来不息,车水马龙的人群……

    这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岁月如刀,不见刀锋,却可使王朝更替,江山易主。你纵有绝世武功,万般能耐,也不能抵挡时光飞逝,四季变迁……所以才有了生老病死,英雄白头,美人迟暮。

    洛阳古桥见证了岁月的印记,风霜雨雪,战火纷扰,更是为古迹刻下了深深的年轮,任凭怎样的繁华落尽,悲欢离合,终归如梦无痕。生活依旧继续,洛水依然东流。

    正是: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此时福满客栈的刘掌柜,仿佛对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兴趣。这也不过是因为他正忙着使唤伙计,招待来访的客人。

    他是个身材矮,略微发福的老板,胖胖圆圆的脸上露出了满目疲态,一身浆洗发白的蓝色长衫,紧裹着臃肿肥硕的身躯,使得他每迈一步都显得颇为费力。此刻,但见他左手操着一把逍遥扇止不住地扇动,右手拿着一块四方巾用力抹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怎奈口中也是连珠价啰嗦,仿佛一刻都不能时闲。

    若要将起来,福满客栈的规模并不算,生意也是相当不错,特别是最近总是可以遇到赶路归乡的旅人,自然是异常得忙碌。何况时至晌午,正值人倦马乏、肚中饥渴之际,来这店内打尖的客官真可谓是门庭若市,往来如梭。倒也难怪刘掌柜如此大张旗鼓地喧嚣。

    只见客栈内乱成了一团,红花梨的桌凳上几乎找不到空位;后房厨子的刀勺声与跑堂的嘶喝声响成一片;厅内旅客的交谈声与寒暄声互为一体;门前车马的轰隆声与哒哒声层出不穷。襁褓婴儿的啼哭声、孩童嬉笑的玩乐声;妇女的安慰身、责骂声;男人喝酒的划拳声;还有老人咂嘴弄舌的啧啧声……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真可谓是:座无虚席声漫,耳边嘶吼犹不觉。

    虽然屋内飘满了饭菜的香气,尽管桌上摆满了陈年的好酒,但却很少有客人能提得起胃口,专注的吃喝。甚至连那最爱买醉的酒鬼,此时也不在乎是喝酒还是喝水。因为现在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偷睨客栈内最东边的角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摆着最简陋,最平常不过的桌椅。但正是在这最简陋,最平常不过的椅凳上,却坐着一位绝不平凡、粉妆玉琢,艳若桃李的女子————一位本不该坐在这里的姑娘。

    只见乌黑柔顺的秀发流云般滑落在她的肩头;峨眉淡扫之下,那一双柔情似水的眼睛,足以让男人情愿为她付出一切;一身裁剪合身的白色清衣,更加搭配了她脱俗的气质,衬托出本就窈窕而迷人的身段。但更让人甘心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莫过于————她依然年少而青春。

    正是:

    手如柔荑肤如脂,领如蝤蛴齿瓠犀。

    双瞳剪水含情目,顾盼颦蹙柳叶眉。

    娉婷旖旎花如靥,霞姿月韵绝尘寰。

    韶华为既随春去,缥缈疑似画中仙。

    现在,那女孩儿正恬然地捧着一碗乌鸡汤,轻含在朱唇中,细品着汤汁的滑嫩与浓醇。一举一动中,都伴随着优雅与皎人,实在是不由得别人不为之倾倒与迷醉。她面容上的神态,仿佛正置身于一片恬静的乡村,而不是吵杂的客栈。恰如上的仙子下落至尘世,与这些凡夫俗子相伴一般。或许就算是上的仙子,也没有她这等的温存与动人。即便是只与她有一面之缘的路人,也会终身难以忘怀她的容颜。

    尽管大厅内人声鼎沸,但又有多少人是在漫不经心的信口胡聊、满不在乎的酌酒对饮?其实早以魂飞外,心中所思所想的尽是与这少女有关呢?且不那些形如枯槁、心如死寂的耄耋老人,只消向她瞧上一眼,便也情不自禁得面红耳赤,双眸放光;也不论那些早已嫁做人妇、不再慕于颜色的裙衩,向那少女投来了多少嫉妒的目光;单方才那跑堂的杂役卑仆,只需魂不守舍地向那女孩子望上一望,便随即没有留神到脚下的门槛,摔倒在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听得“碰”的一阵关门声,接着“哗啦啦”一片响,自楼上的客房中传出几声怪音,众人不禁抬头张望。只见自木梯上缓缓走下一位身高六尺有余,膀大腰圆的虬髯大汉,紧接着跟来三位金装玉裹的年轻人。为首的那位着紫衣,腰很细,肩也很宽,身后斜背着一把镀金边的宝剑,就连迎风飞舞的剑穗也是紫色的;身旁伴着两位身着红衣和绿衣的青年,也都是神采奕奕,仪表堂堂,修长纤细的手指,轻抚着腰畔装饰地近乎华丽的宝剑,让行家一看便知道是使剑的江湖人。

    四人径直走到那张最为干净,唯一挂有“尊客预留,闲人免坐”的桌椅前,大喇喇地坐下。还未坐稳,那虬髯客便高声叫道:“厮,拿酒来喝,速来,速来!”边边用蒲扇般的大手敲打桌面,好生不耐烦。又闻其声若洪钟,好似他一个人的叫喊,便足以盖过屋内所有的声音。

    只听一人高声应道:“来喽!”便含笑低眉地跑去。但见这人身着淡黄色粗衫,肩膀上搭了块破布,只是一双手稍显白嫩了些。话人正是这二无疑。

    二陪笑道:“爷台要喝什么酒?”虬髭客道:“端来最好的酒。”二又道:“大爷吃什么下饭?”虬髭客不耐烦道:“上最好的菜。”二不禁抓耳挠腮道:“爷台这可难住的了,的……”

    只听“啪”的一声响,二的身子已飞出了丈来远,跌撞在柜台旁,一张因痛苦而扭曲的脸上,已多了一个几乎大过面颊的手印。

    虬髭汉骂道:“他妈的个混账,让你去做便勿要犹豫,那么多劳什子废话又有何用?”

    突然发生了如此变故,原本吵杂的客栈内,少倾间鸦雀无声。当真是银针落地亦可听见声响。刘掌柜更是张大了嘴巴,呆若木鸡得愣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唯有虬髯客旁的红衣人笑道:“张兄何必如此生气,偏要与这下人过不去干么?”绿衣人却道:“二哥,莫要如此。若怪,也只能怨那二没有眼色,触犯了张兄。张兄一向不喜欢别人顶撞他,冒犯过张兄的人,有哪个好了下场?”

    虬髯客听他如此奉承,笑得更为开心,喜滋滋地道:“是也,是也!数遍下,又有谁敢得罪我‘伏虎太岁’张伏虎?”

    张伏虎三字一出口,原本寂静的大厅内,忽然听到了几个带刀佩剑的江湖客,因诧异愕然而发出的惊呼声:有人侧目而视;有人碎口吐痰;也有人暗自嘟囔咒骂。看来此人还端的不是无名之辈,不过声名狼藉罢了。

    原来这张伏虎本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后因犯戒被逐出师门,但也算习得了些少林武功。近年来,他凭借着一身外门硬功纵横河北,却不知是什么原因重归洛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饭菜很快地呈了上来,但好酒好肉依然堵不上四人的嘴巴,几人依旧再高声阔论着自己的江湖往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也是江湖中的一号人物。

    只听张伏虎又道:“唐二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