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宁煜传 > 二十三章 正阳升朝宣百官,幽宗宣旨逐道门

二十三章 正阳升朝宣百官,幽宗宣旨逐道门

    第二十三章正阳升朝宣百官,幽宗宣旨逐道门

    且不说风扬三人的谋划,宁煜出了大厅,便被引导至后院的厢房。他身为总部密探,不同于垢手等人,并无明面上的身份,所以此刻也无处可去。

    他需要在这里静候地鴻,等待地鴻给自己安排一下接下来的差事。

    另外,密探号牌的更换事宜也要等待地鴻处理。

    之前听垢手讲过,金牌密探已经算是五行密部中的上层人物,就连垢手也只是银牌密探而已。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次的奖励十分丰厚。别忘了,宁煜才刚刚加入五行密部不久,这次可以算是破格提拔了。

    金牌密探拥有非常大的权限,在西南可以就近调动最高500人的兵马,可以跨部调动刺客或者他部密探,甚至可以命令地方五品以下官员,如果外放出去,金牌密探可以作为一郡密探之首,掌控一郡的谍报系统,权力极大。

    宁煜当然是希望能够外放,这样他就可以暂时脱离风家的直接掌控,伺机寻找自己需要的修真资源,建立自己的秘密势力。

    细思今日之事,宁煜非常佩服风家的睿智和果敢。他们必然是想到了修真界的软肋,才会如此果断的做出宣战的决定。可是宁煜推断,由于情报有限,风家也并无十足的把握能保证修真界真的不会和世俗开战。从这些天的了解来看,风扬此人充满了投机者特有的灵敏嗅觉和冒险精神,这次扬旗宣战便是他的一次风险投资。此人手段高明,计虑深远,且不甘受制于人,堪称一代枭雄。

    今日之后,修真界将会为天下所知,而且是以一副罪恶的嘴脸展露在世间。风家便是直接得益的最大赢家,通过首倡此事,风家将获取巨大的利益和声誉。

    从此之后,世俗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针对所谓“道门”的“奴役和残害”,而这将会带给修真界非常大的困扰。

    以往,修真者出没于世俗能够不被发觉,除了本身手段高明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凡人在不知道修真者存在的情况下,并未过多的关注他们。而从今往后,情况将会大不相同,凡人数以亿万,众目睽睽之下,修真者肯定会被世人察觉。

    只要过一段时间,修真者就会发现,自己曾经藐视不屑的凡人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影响。他们以往出入世俗就像游览自家后花园的情形将一去不返。

    修真者进入世俗受限,必然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就是修真资源的短缺。世俗中存在很多修真者需要的资源,从世俗获取资源变得困难之后,门派之间围绕资源的争斗就会加剧。接下来,修真界必然乱象纷生,等到修真界困顿难撑的时候,便只能寻求新的出路,那就是和他们以往不屑一顾的世俗寻求沟通。

    宁煜料定这必是修真界最终会走上的道路。当代的修真者是一批没有希望的修真者,天门破碎,升仙无门,修真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已经无法实现,现在摆在面前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延续和生存下去。

    未来的时代必是修真者和凡人合作的时代,而在此之前,宁煜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他亲手策划了这场变革,步步抢占先机,他既知道世俗的所有行动,又对修真界极其熟悉,只要操作得当,无疑将成为世上最大的赢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风家九鼓三号,扬旗宣战之事,在风家五行密探的故意渲染下,以惊人的速度在大魏乃至整个大陆上传播开来。

    道门,这个首次出现在大家眼中的词语,一时间成为妖魔般的存在。

    上天入地,神通广大,奴役凡人,杀戮百姓,其神奇之处与残忍手段,在大陆的各个角落被人们悄悄议论。

    人们既向往道门中人的神通,又畏惧他们对待凡人的态度。

    可是不管人们怎么看待道门,西南风家的所作所为却是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一时间,大街小巷,下里巴人,口中传颂的都是风家的仁义,虎侯的德行,西南风家成为天下大义的化身,民心所向,一时无两!

    直通大魏皇城(天府城)南门的官道上,一骑快马疾驰而来,一身鹰纹黄衣表明了马上骑士的身份~~皇家密谍,大魏鹰探。

    远远地,便听到马上骑士声音嘶哑,高声呐喊:“西南急报,路上百姓速速让道!”

    守城的兵士看到,赶紧通知把总,把总不敢怠慢,一声令下,守城兵士纷纷出动,将大道上的行人赶到两旁。

    一阵烟尘飞起,鹰探已经纵马驶进皇城,沿路上,骑士喝喊不止,行人纷纷闪避,一路上鸡飞狗跳,一人一马直奔皇宫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皇宫四门大开,数百宫人骑马涌出,四散而去。

    不多时,百姓便看到,大街上密密麻麻,一顶顶官轿自各个胡同或者官府衙门中抬出,抬轿的轿夫一路小跑,奔赴皇宫。

    百姓纷纷诧异,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开始议论纷纷。

    结合刚才鹰探的西南急报,一时间,传言满天飞,有人说,天德大军已经攻入大魏边境,边关告急;有人说,风家扬旗造反,横扫西南,兵峰直指皇城而来;一时间,天府城中,风起云涌,人心惶惶。

    不说皇城百姓如何,此刻群臣百官也是心中忐忑,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派人传旨紧急上朝。这已是十数年未曾遇到的情况了,只是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许多平日里消息灵通的大臣便被同僚们频频问询,可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所为何事。

    一路上,大臣们一边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边催促轿夫加快脚步,匆匆赶往皇宫。

    到了御华门,百官下轿,按着品阶依次排列,等候进宫。

    这时候,不远处一顶官轿悠然而来,众官员一见之下,纷纷避让。

    轿子停下,轿帘一掀,钻出一人。此人看起来四十多岁,一身紫袍,面容白净,俊朗不群,风采奕奕,一言一行都满是文风雅意,往那一站便让人如沐春风。

    来人面含微笑,一路前行。

    众官员纷纷拱手:“恭迎司马侯爷。”

    此人正是大魏当朝七大侯爵之一,功德侯司马臣机,兼任户部尚书,也是七大侯爵中唯一的文官。

    司马臣机,出身东原行省泰兴郡司马家,乃老侯爷司马靖独子,少有才气,精擅诗词歌赋,十岁便有神童之称,成年后,曾周游天下,作《山河赋》,名传天下,司马老侯爷去世后,便由他继承功德侯爵位,在位期间,政绩卓著,深受天子信赖。

    司马臣机生性洒脱,为人随和,交友广泛,是大魏朝堂之上有名的君子。因为要监理户部,所以司马臣机如今就定居在天府城,皇帝特赐了功德侯府供其居住。

    司马臣机刚刚站定,身周的几位大臣便围了过来。

    为首的一人,年约七十上下,须发皆白,面容严肃,不怒自威,正是统领六部的大魏当朝相国许崇山。其余几人,分别是兵部尚书康凯,刑部尚书周百年,吏部尚书苏木宇,礼部尚书丁佑和工部尚书诸葛青,这6人加上司马臣机便是掌控这大魏朝廷的七巨头,除了皇帝和几位王侯,再也无人能高贵过他们。

    许崇山虽贵为相国,在朝廷官职上高于司马臣机,可是和其余五部尚书一样还是要向司马臣机行礼。

    6人行礼过后,许崇山开口问道:“侯爷,您可知今日皇帝为何要突然宣百官入朝?”

    司马臣机摇摇头,道:“本侯也不知道,御使传旨时,本侯正要去饮宴。匆匆回府换了朝服,这才来的迟了。”

    吏部尚书苏木宇道:“我听说不久前有鹰探入城,高喊西南急报,莫不是天德犯边了。康大人,你身为兵部尚书,可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