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科幻小说 > 永不下车 > 第四二四章 迁徙

第四二四章 迁徙

的信念而活,答案尽人皆知,是“希望”。

    然而正是这“希望”,今天,身为大区管理员、执掌数百万武装机器人的男人,并没办法提供给治下的一千万贫民。

    希望,总之是心态,是人的意识活动之特有状态,要提供可没那么容易。

    而倘若没有希望,一个人,一个群体,生存状态必然堪忧,对此有一句话概括的很到位:

    “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

    这句话,如何理解,方然并不想从文学角度剖析,他想的是哲学层面。

    本质上讲,这句话,并不是一句文人墨客的有感而发,而是在叙述这样的现实,人,有着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不妨借鉴卡奥*海因里希的精辟陈述,“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与最灵巧的蜜蜂相比,建筑师,哪怕再蹩脚的,也具备蜜蜂所不具备的“预见力”。

    其下意识的行为,不论蹩脚、还是高明,几乎一切都着眼于行为的远期效应,而非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时效应。

    换句话讲,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言行举止,行为决策,几乎都是为了在或近或远的将来获得收益、规避损失,现在的行动,是为了将来,而这种还未到来、却有预期的“将来”,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希望”。

    什么叫有希望,说白了,就是要有未来;

    而这正是当今世界,今天的人类文明,最缺乏的一种东西。

    将无数贫民集中到定居点,衣食住行,都有起码的保障,解决一千万民众的最基本需求,是物质层面的拯救。

    但是在精神层面,希望,却是一切物质条件都难以催生,甚至无法催生的存在。

    身为管理员,nep大区的掌控者,自己又能对贫民说一些什么呢,经历过盖亚大战,全面核战与激烈内斗的无数民众,所有这些浩劫的幸存者,哪怕再头脑愚钝,也不难凭借经历与见闻,产生出“当下形势极其严峻”的判断。

    何况头脑愚钝者,又如何能从一系列的剧变中幸存。

    但凡幸存至今,贫民,多少总是会有些智慧,更容易看透这一点,继而心生绝望。

    这种绝望,用不着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拥有过人的头脑与胆识才能看破,而是但凡在贫民中随波逐流、经历坎坷,便能从自己与周围难友的遭遇中,明白所在阶层的处境。

    继而,猜到自己的明天,大概会怎样。

    从几十年前一直到今天,从经济危机,社会秩序名存实亡,到第三次盖亚大战,有活力组织横行霸道,再到管理员自相残杀,城门失火池鱼遭殃,联邦大地的无数民众,从被压迫者变成累赘,又从累赘变成看客,最后从看客变成圈养的牲畜,处境每况愈下。

    反抗的能力,也随之被一天天削弱,越来越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时至今日,定居点中的生活,从遍布监控头到武装机器人的一切,都在清楚无误的向贫民们表明:

    你们已不再是人类,而是管理员出于某种考虑,才圈养起来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