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玄幻魔法 > 妖刀之鸣鸿天下 > 第二十六章 最美,人间四月天(1)

第二十六章 最美,人间四月天(1)

小樱桃身后,沿着那一块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随性地走着,就如走在岁月发黄的绢帛上。一间间吊脚的木楼屋,泛着黑褐色木板的墙,青灰的瓦,也有两头微翘的檐脊;而木楼的檐下,几个上了年岁的老人,便坐在檐下的竹编椅上,围着一张小桌,温着今春清明前新出的龙井茶,就着粗瓷的青花底纹的茶盅,说着梵香听不太懂的人世间的乡土话,闲闲的聊着一些琐碎事务,静静的,安详的眉间皱纹里,就像一轴轴岁月记忆里的素描画卷。偶尔也会有三两个半大的小孩子从屋里跑出来,撒着娇,讨要桌上的小食。几个身着暗纹青衣的农家少女背着背篓,从他们身边走过,有时会回头悄悄的看他们,眼光羞涩,窃窃的私语,会不时的掩了嘴轻轻的笑,彼此笑闹着,走远…….

    路边偶尔会有几株樱花,间隔着,开着粉红的花朵,但也并不是很繁丽的。花枝尚挂着未尽的水露,应该是被今晨的烟雨打湿了的。一两只大黄狗躺在檐下,半睁了眼,慵懒着;也有几只不起眼的小黄鸡在街巷里闲闲的走着,啄食,也互相追逐着,偶尔也咕咕的叫上两声。

    熹微的烟雨,斜斜地飘着,而清凉的风,在窄窄的村道中,微微地荡着。樱花摇曳花枝,花影粉红,浮动的暗香,悠然于心。

    梵香走在村路中,看着春进入四月,而岁月却在过去里的日子重现。……那些似曾相识的气息,那些斑驳了的老墙,那些野生的蓑衣草依旧长在墙头,如宋瓷上的青花,痕痕青影,有一些春时的凉意,摇曳在心头,是如此的陌生而熟悉。不禁想起有一年随师父去人世间给人治病的光景,心里不禁有些惆怅,是呵,经年尽失的岁月里呀,过去了的老时光,过去了的老光景,还有那个已经不再出现的忘忧河的姑娘,都在时光里,消失在那清浅

    的旧年故事里的了,让人徒添薄凉!

    梵香轻轻地走,怕惊动了这个世界里的平和与安宁。

    山村里的村居一般都会有一方没有围墙的小小的院落;近晌午的光景,炊烟每每会在各个村居的烟囱里升腾起来,袅袅的,静静的弥散,缥缈在这个大山丘陵里烟青色的天空。

    村里的院子,一般来说,院落里是没有什么陈设的,只有三两株桃树,开着这个季节应景的粉红花朵;桃树下,是一台不大不小的老旧的石磨,石磨用水清洗得极是清洁;两株桃花树枝间架着一条竹竿,竿上挂满了年前烟熏的土猪腊肉,在清凉的山风里微微的荡着。整个院子看起来,简朴,齐整,干净。有几只不起眼的小黄鸡在院落里闲闲的走着,啄食,也互相追逐着,偶尔也咕咕的叫上两声。院中,有一间吊脚的四开间的木楼,是泛着黑褐色木板的墙,青灰的瓦,也有两头微翘的檐脊,而木楼的檐下左侧处,多半会有一个用来吹去谷物杂质的木制的风簸,风簸的木斗里,尚余有零星剩下的旧年的谷粒子。

    一个上了年岁的农家的婆婆,正坐在檐下堂屋大门前的竹编椅上,纳着一只碎布拼接的鞋底,静静的,安详的眉间皱纹里,像一本古老岁月里的线装书。

    梵香与小樱桃轻轻的走过去,坐在老人对面老旧的竹编椅上,静静的看着老人娴熟的纳着鞋底,时不时的会用手中的针在自己苍白的头发间掠过,然后扎进鞋底,再用食指上的顶针环将针顶出头来,接着把针线齐齐拔出,如此的动作,周而复始。

    “二奶奶,这个梵香大哥哥是我家的客人,来看你呢。”

    老人抬头看看梵香与小樱桃,微微一笑,“小樱桃儿,你说啥子嘛?……哦,要喝我家的茶呀,嗯,要的要的,你招呼小哥儿先等等哈。”二奶奶用手放在耳后,似是听不清小樱桃的说话,因年岁已老而凹下的眼睛已经不再清澈,但平和而安详。老奶奶朝梵香点点头,算是向梵香打个招呼罢,然后站起身来,颤巍巍地走进里屋,拿出一盏微温的茶,一只粗瓷的青花底纹的茶盅,放在面前的小木桌上,斟满了,微笑着,说着乡土口音,“小哥儿,来,喝茶,这可是自家种的呢,刚明前摘的,尝尝哈!……客啥子气嘛。”说完后,便顾自做着自己手中的活,也偶尔会抬眼看梵香一下,安详而亲切。

    “谢谢二奶奶!”

    梵香看着这个老人,温暖如触手可及的茶盏像极了师父的慈祥。

    院中的桃树在山风里轻轻摇曳着花枝,花影粉红,暗香悠然,偶尔也会有野蜂子在桃树的花叶间飞来,停驻,然后,飞走。

    老人的一针一线皆是娴熟而恬静的。

    村居的人们只与山水结缘,只有朴素的简,幽淡的美,于山村独守自己的一方清明天地,饱满在自己怡然的精神世界里,像魏晋的山水田园诗自在而闲适,是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亦是不耽迷浮华红尘的山野妙人,便如滤过丝帛暗花里的水迹,纯粹而干净!

    梵香默默地站起身来,向老人深深鞠躬,老人缓缓抬起头来,看着梵香的眼睛,轻轻点点头,苍老而矍铄的脸上依然是那抹微微的笑意,像师父的微笑,深深凹下的眼睛里依然平和而安详,让梵香觉得安暖,恬适。

    梵香与小樱桃顺着村中的土路,走上一个小土台,极目远望,大山的丘陵与山脉绵延高远,遮住了山村里的眼光与清宁,也遮住了外世红尘中的浮华与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