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霸清 > 第四十七章 青史留名

第四十七章 青史留名


    就这样,《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进展神速。终于,《四库全书》的工作进入了尾声。和大人拿起一份手稿,读着读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于是他找到了纪晓岚和陆费墀(chi)。

    纪大烟袋我们很熟悉,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陆费墀。这货能够留名,完全是沾了文化的边儿。

    陆费墀(?—1790),陆费,复姓,字丹叔,号颐斋。

    浙江桐乡人。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充《四库全书》总校官。

    乾隆五十二年,因《四库全书》讹谬甚多,受罚独重。

    革职后,于乾隆五十五年郁郁而死。

    死后犹将原籍家产抄出,作为添补江南三阁办书之用。

    从上面的资料不难看出,陆费墀童鞋混得很惨。连个出生年月都没留下,最终还落了个死不瞑目的下场。

    相比之下,《四库全书》的另一位总纂官-陆锡熊,混得就比他好。

    其实也说不上太好,就是稍微好了那么一点。

    这货有生卒年月,最后是累死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陆锡熊童鞋的悲催一生:

    姓名:陆锡熊,字健男(人家这字起的,够后现代),号耳山。

    职业:清学者、图书馆官员。

    籍贯:上海人。

    工作经历: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召试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初奉命编《通鉴辑览》,深得乾隆帝赏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馆开,召他与纪昀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纂《四库全书》,出力较多。又编《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录》、《河源纪略》等书。

    五迁左副都御史。

    《四库全书》编成后,因书中有伪谬之处,责令他重新校正,其写官所需费用,责令由他和纪昀分担。接而又令他到奉天文溯阁,负责校正、辑补阁中藏书,因劳其身心,旋即卒于奉天。

    代表作品:《篁村诗抄》、《宝奎堂文集》、《补陈收礼志》、《陵阳献征录》

    据历史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

    上面我们说了陆费墀和陆锡熊,也就是传说中的‘二陆’,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与《四库全书》沾边的最后一个人-鼻烟壶-孙大人的结局。

    相较于陆费墀和陆锡熊,这货的命运都可称之为逆天了。

    因托了和大人的光,《四库全书》书成之后,他升了。

    太常寺少卿。

    享年76岁,卒于军中,也算是善终了。

    和大人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英年早逝,寿45岁。

    《四库全书》是一部旷世奇作,但同时他也是一部诅咒之书。但凡跟它沾上点边儿的人,结局都不怎么理想(乾隆爷除外)。

    只有一个人,在神的诅咒下,以其超脱五行外的强硬命格,幸运地活了下来。

    他的名字就是-纪晓岚!

    不论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

    纪大人的一生充分证明了这样一句话:混是一种生活态度。

    无论你是雍正也好、乾隆也罢,亦或是嘉庆,你们整你们的,我干我的。什么都少不了我,什么都还没我什么事儿。我就高高在上地在哪儿晃悠,晃悠来晃悠去,晃悠死了雍正,耗死了乾隆,恶心坏了嘉庆,人家依然潇洒地活着。

    见过混的,就没见过混得这么牛的。

    享年82岁,一生荣华,起起伏伏,有惊无险,寿终正寝。

    佩服!

    兄弟们,我手上每周有100多个精华,不发就白白浪费了。你们有时间动动鼠标,多发个贴什么的。我把精华都给你们加上,蚊子再小,他也是肉不是?既然向咱们收费,该拿的福利咱们就得拿,不能便宜这丫的!

    今天就一章了,明天还有事儿。后天吧,看看时间,有空多跟你们唠会儿!

    兄弟们见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