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锄ji > 第九十四章 迷雾

第九十四章 迷雾

想发现有人进入自己的房间,应该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才可以一目了然,但那无疑是提醒入室着要千万小心,别在房里留下痕迹而已。

    袁殊的这种布置,足以让任何入室者麻痹大意,一不留神,就暴露了自己的踪迹。

    凌风算是学到了一招。

    他把窃听器的发射器,安装在电话机的底座里后,一边蹲下身,用袖子擦着连他都看不到的痕迹,一边倒着退了出去。

    对于袁殊这样的老手,凌风提醒自己要格外小心。

    第二天一早,凌风起床后匆匆出门,来到大光明电影院路口的那家茶楼,按照龙可云的约定,把外套刚刚挂在衣帽架上时,忽然想起龙可云与他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一点。

    凌风自嘲地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过于浮躁,一时半刻还无法养成一个真正特工,处变不惊的良好习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他顺手又把外套穿上,刚刚准备下楼的时候,却看到袁殊从一辆黄包车上下来,大步流星地走进茶楼。

    凌风转身回来,在一张台子上坐下,示意伙计泡了一杯茶。一会儿袁殊便走了上来,漫不经心地把外套挂在凌风刚刚准备挂在的衣帽架上。

    凌风一怔,心想:难道他是延安方面的人?他来这里,也是为了与龙可云接头?

    袁殊在隔着凌风有几个台子的地方坐下,让伙计泡了两杯茶,看样子是在等什么人。

    过了一会,一位年轻的时髦女人走了进来,热情地与袁殊打着招呼,她称呼袁殊为“袁大记者”,袁殊称她为“关姐”,后来凌风才知道,这位大美女原来就是才华横溢的著名女作家关露。

    创作小说和诗歌之外,关露还翻译过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而那首为《十字街头》谱词的《春天里》,更为她赢得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喜爱。

    当淞沪会战爆发之际,激情澎湃关露走上街头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她在当时的上海,名气远远超过了另外两位著名女作家丁玲和张爱玲。

    关露比袁殊年长几岁,但青春美貌、一脸阳光的她,与含蓄内敛的袁殊相比,似乎更显的年轻些,两人的谈话中,关露一直声高气爽,笑逐颜开,而袁殊只是偶尔一笑,更多的时候只是在静静地聆听。

    他们谈的是文学和艺术。

    因为担心袁殊会发现自己,凌风没坐一会就离开了,走的时候故意靠近他们所坐的那张台子,他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引起袁殊的警觉。

    等他从台子边经过之后,一边听着关露说话的袁殊,还是回头看了凌风一眼。

    他觉得凌风太帅气了,象他这么帅气的小伙子,此刻如果不是躺在床上睡懒觉,就一定是坐在咖啡馆里追时髦,一大早到茶馆里来的,象他这样的人并不多。

    凌风以为袁殊和自己一样,就算是延安的人前来与龙可云接头,恐怕也是今天发暗号,明天同一时间来接头。但他没想到,前来与凌风接头的就是关露。

    袁殊在通过陈妈妈给军统发出电报后,把同样一份情况通过关露传给了特科领导潘汉年。

    而他,根本就不是龙可云一条线上的。

    凌风来到门外并未走远,他进了一个电话亭,让杨瘦子和刘胖墩立即赶过来。他们俩赶来的时候,袁殊和关露还没出来,凌风给他们作了详细的交代,等袁殊和关露出来,在茶馆门口分开后,杨瘦子和刘胖墩分别跟踪而去。

    凌风认定袁殊是岩井英一用来试探自己的,却没想到他们真的都是潘汉年领导下的新四军驻沪办事处的情报员。

    凌风和杨瘦子、刘胖墩刚刚分开,冷世东就出现在他们刚刚见面的电话亭后,他眉头一皱,对于凌风的身份原来越疑惑。

    如果说他是真心投靠日本人,为什么昨天晚上对他说出事情后,南造云子那边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日本鬼子办事的效力,尤其是对付异己分子,他们从来都是迅猛而残酷的。

    如果说他就是总部派来的玉树,那么为什么要跟着袁殊和关露呢?他不知道袁殊真实的身份,却知道关露是进步作家,就是因为那声 “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的呐喊,还为她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

    冷世东思考了半天,忽然走进电话亭,拨通了岩井英一办公室的电话。

    不管凌风真实的身份是什么,此时此刻他的想法和凌风几乎惊人地一致,那就是在谜底解开之前,力求自保。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_),《抗日之铁血锄ji》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