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回档1986 > 143外销专供国内没有

143外销专供国内没有

    钱耀文真的不懂了,郝刚思维怎么那么复杂,所有思路都和别人是反着的。

    反正已经证明了我很笨了,就听听郝刚怎么说吧。

    钱耀文自暴自弃地想着,不再想着去卖力表现了,专心听郝刚讲。

    “海川白不用宣传,本来就是老百姓的口粮酒、福利酒,没什么油水的。老百姓愿意买,便宜他占,不愿意买,咱们企业没损失。”

    “再说了,等海川醇打响了名酒的品牌,海川白自然就热起来了。”

    郝刚在心里一直是把海川白定义为老百姓的口粮酒,这个类别要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最好品质的口感。

    钱是肯定要挣的,但这个钱不是郝刚的重点,郝刚不想从这个群体中搜刮血汗钱,郝刚最想挣的是有钱人的面子钱。

    “出口联盟的酒,现在是去库存,库存去完了,占领联盟市场的还是要靠三大系列酒。”

    “所以我们现在宣传重点就是两个,高高在上华夏红,浓墨重彩士林蓝。”

    钱耀文反应过来了,郝刚说的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只是这华夏红又不能卖,花那么多钱宣传干嘛?”

    不懂就问,钱耀文现在算是适应过来了。

    郝刚不能对钱耀文说大力宣传华夏红就是为了留给自己将来在一帮狐朋狗友面前显摆,在需要摆谱的富豪阔少面前玩情怀啊。

    于是就玩起了一贯的神叨叨的手段,手指着头上:“你看过我们国家放过几颗核弹头啦,不还是不停试验,大声宣传吗?”

    钱耀文明白了:“哦,企业形象,就是图个面子呗。”

    “咱回过来说文案的事。”郝刚扯开话题,有些东西点到即可,下面钱耀文会去思考的。

    “发给联盟的货上全是俄文,这不妥。”郝刚说到了细节方面。

    钱耀文心说卖给老毛子的酒你不写俄文,难道写英文啊。

    郝刚继续说:“要以俄文为主,但要添加汉语和英语。”

    还真的写英文,钱耀文的头都大了,跟郝刚说话太伤脑细胞了,简直就是一直在读欧亨利的小说。

    “汉语和英语不要多,就在各层包装上各加上一句:外销专供。这不仅是给老毛子看的,更是给我们自己人看的。”

    “外销专供,国内没有,你是说制造一种外销特供的舆论?”钱耀文跟上了郝刚的思路。

    郝刚一拍手,大乐:“形容的地道,就是这个意思。”

    “可包装送到联盟后国内也看不到啊!”钱耀文还是很细心的。

    “嗯。”郝刚倒没意识到这个细节。

    想了一下,郝刚说:“要不就让李波不小心泄露一批酒到市场上去?就用士林蓝的品质。”

    瞒天过海,欲擒故纵,郝刚这是打算三十六计轮换着用。

    “再说一下广告投放载体。”既然钱耀文理解了意思,也就不用多说了。

    几句话下来,郝刚对钱耀文很满意,老家伙还是很有潜力的。

    “报纸一定要选大报,全国性的那种,不大的不要。也别写那么多字,一定简单点,比如‘白酒至尊华夏红,蓝色经典海川醇’。总之就是怎么高大上、怎么撩人怎么写。”

    “千万别详细介绍酒怎么样,哪儿生产的。”郝刚叮嘱道,这是一套的手段,既然要故作神秘,那就神秘到底。

    郝刚庆幸这时候广告的制约机制还不严格,别说什么酒中至尊了,就说自己是‘天下第一酒’也没人找你麻烦。

    “定点的载体要选大城市最重要的位置,京城大广场附近能弄一个吧,火车站和飞机场也不能错过,都要这些地方的。”郝刚对在京城闹市区看到的三菱的广告牌耿耿于怀,

    “对了,能和航空公司联系上吗,把蓝色经典加进航空餐里去。一定记得要钱,广告费是广告费,供货商是供货商,不能混为一谈。”

    钱耀文拿着笔不停地记着,越记越多。

    郝刚越说越兴奋,各种花招层出不穷。

    对比海川醇的稳扎稳打,士林服装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

    不管是王丽红的京城,还是叶秀的羊城,士林服装全线告急。

    这次是好事,尽管郝刚已多次提醒王丽红要做好服装大爆的准备,但真正爆发起来的抢购潮还是超出了王丽红的预料。

    王丽红前面的工作有点懈怠,就不敢和郝刚说,只能找叶金解决,谁让叶金是董事长呢!

    叶